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交付使用

内容摘要11月16日,我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作为重要的物质动力学性质研究平台,高能非弹谱仪将为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和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实验条件。如果把常规的科学

11月16日,我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作为重要的物质动力学性质研究平台,高能非弹谱仪将为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和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如果把常规的科学仪器比作人眼,那么高能非弹谱仪就是一台具备“超能力”的超级相机。它不仅能看清物质的静态结构,更具备探测物质内部原子、分子在皮秒(万亿分之一秒)时间尺度动态过程的能力,记录下原子、分子如何振动、如何旋转、如何传递能量的每一个瞬间。

据了解,这台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深入虎穴”,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当中子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中子会改变速度与方向,通过这些变化,科学家就能反推出物质内部的动态信息。

高能非弹谱仪填补了我国百毫电子伏以上非弹性中子散射的空白。它既可获得散射中子的空间分布信息,也可获取散射中子的能量变化,可以在动量与能量空间测量物质微观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同时,利用费米斩波器和带宽斩波器协同工作,可实现多波长模式和单波长模式的快速切换。

另外,受益于超大的探测器面积,该谱仪特设有白光劳厄相机工作模式,将有助于快速探测单晶材料的结构和磁结构等信息。它将为高温超导物理机制、量子磁性作用机制、热电材料输运性质、电池中离子扩散机制,以及生物材料活性等前沿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关键微观结构动力学信息。

据了解,2017年,中山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中子谱仪合作项目。2023年11月,该谱仪正式揭牌,各模块的调试按下加速键。此后经过两年多的调试,目前谱仪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供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