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客商中国中部农博会觅合作机遇

内容摘要  中新社长沙11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中国的农产品丰富,我想通过农博会把中国的红枣、茶叶引入非洲市场。”11月15日,正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来自非洲肯尼亚的参展商艾米丽在现场寻觅商机。中国中部(湖南

  中新社长沙11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中国的农产品丰富,我想通过农博会把中国的红枣、茶叶引入非洲市场。”11月15日,正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来自非洲肯尼亚的参展商艾米丽在现场寻觅商机。

  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是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唯一以“中国中部”冠名的农业综合盛会。本届农博会汇聚了中外3500余家企业,东南亚特色水果、非洲咖啡、法国葡萄酒、老挝啤酒、澳大利亚牛肉、马来西亚燕窝等海外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

11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图为参展的老挝农产品。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在老挝展区,中国消费者排队选购原生态古树茶、糯米低度白酒、野生沉香。“我们还带来了老挝的纯植物精油、咖啡、榴莲饼,越来越多老挝高品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老挝百万象公司总经理冉曼君告诉中新社记者,老挝国家工商会组织代表团前来参会,不仅想为两国农业领域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还打算把中国的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引入老挝。

  “以前,老挝进入中国的农产品主要是咖啡、啤酒。现在借助电商渠道,老挝檀木等原生态产品从中老铁路转搭‘数字列车’,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冉曼君表示,东盟国家与中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为更顺畅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

  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赵登介绍,为让中外企业面对面谈合作,组委会提前三个月就开始邀约国际采购团。展会还增设了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的翻译岗位,为国际合作提供支撑。

  “我们的优质蔬菜已从粤港澳大湾区拓展至中东地区,这次想要和东南亚的客商对接,扩大永州蔬菜的出口‘朋友圈’。”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东升农场负责人刘文说。(完)

【编辑:陈海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