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P30期间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内容摘要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 11月12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会议期间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关于儿童及气候问题的合作。根据该合作谅解备忘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 11月12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会议期间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关于儿童及气候问题的合作。

根据该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动儿童气候适应、青年参与及南南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与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COP30会议期间签署谅解备忘录。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此外,双方还同意提升儿童青少年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他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制定、实施并推广“气候适应为儿童”举措,增强儿童相关社会服务的气候韧性,并联合开展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Kitty van der Heijden)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达成的这份合作谅解备忘录聚焦气候适应议题。这并非普通的气候适应合作,而是关注儿童需求的气候适应合作。该合作将借鉴中国的经验学习、实践模式与专业知识,而全球南方国家可以从中受益。同时,我赞赏中国将儿童青少年代表纳入官方代表团的做法,因为年轻人有话语权、有自己的主张,且他们的声音至关重要。”

据悉,今年COP30中国官方代表团首次纳入两名儿童代表,分别是来自北京的17岁学生常耘歌和来自四川的17岁学生龚奕帆。他们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敢作气候担当”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中遴选出的31个优秀青少年主导的气候解决方案中的两名代表。

在儿童与气候变化国际对话活动中,龚奕帆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了解数字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影响。 “作为数字原住民,我们坚信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局限于传统行动的形式。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让这个被忽视的领域受到更多关注。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拥有改变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迈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 他说。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