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患者有新选择 打“CF”胶重塑新软骨

内容摘要新快报讯 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王雪 张灿城报道 30岁的篮球爱好者陈先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在“村BA”中普通的起跳落地竟让他膝盖疼痛半年,跑起来的感觉“像踩着碎玻璃”。原来,他的髌股关节软骨缺损已达中重度,多家医院给出的方案要么创伤

新快报讯 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王雪 张灿城报道 30岁的篮球爱好者陈先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在“村BA”中普通的起跳落地竟让他膝盖疼痛半年,跑起来的感觉“像踩着碎玻璃”。原来,他的髌股关节软骨缺损已达中重度,多家医院给出的方案要么创伤大、恢复期长,要么效果不确定。

近日,他走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暨大附一院”),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入的德国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ChondroFiller liquid,简称CF)技术,让他燃起重返球场的希望。

据了解,像陈先生这样的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在我国并不罕见。传统治疗方式,有微骨折术、软骨移植等,虽然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慢,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骨再生。

暨大附一院依托“港澳药械通”政策率先引入CF技术,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公立三甲医院的首次落地,更为广大运动损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路径。

“CF不是填坑水泥,而是给软骨细胞盖‘房子’。”院长郑小飞形象地将此次引进的胶原蛋白生物支架比作生物诱导平台:双腔注射器把液态材料精准送达缺损区,5分钟内自动固化,术后5—10分钟形成稳定三维结构,诱导周边健康软骨细胞“拎包入住”,分泌Ⅱ型胶原,最终长成与原生一致的透明软骨。

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劼若教授是该院首批CF手术的主刀医生之一。他表示:“陈先生的CF手术在关节镜下完成,切口仅5毫米,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康复进展非常顺利。”李劼若表示,CF技术特别适用于运动需求高、软骨缺损明确的年轻患者,是实现“结构性修复”的关键一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