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评吴艳妮抢跑事件:竞技体育网红化已经是华佗难救!

内容摘要  毕竟,在一个信奉着“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群体中,那个敢于对着镜头自信微笑的姑娘,是危险的。  在这种情况,运动员是被当成“工具”的,他们只要能拿到奖牌就行,没有人在乎这个运动员到底在内心有怎样的波涛起伏。  所以这些年,我们发现,运动员似乎变成“人”了,他们也是有血有人,他们也很有趣,他们也有自己

  毕竟,在一个信奉着“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群体中,那个敢于对着镜头自信微笑的姑娘,是危险的。

  在这种情况,运动员是被当成“工具”的,他们只要能拿到奖牌就行,没有人在乎这个运动员到底在内心有怎样的波涛起伏。

  所以这些年,我们发现,运动员似乎变成“人”了,他们也是有血有人,他们也很有趣,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很多人记得傅元慧那个夸张的表情,但很少人意识到,我们看到这段采访会会心一笑,是因为不是在看着一个只会夺奖牌的运动机器,而是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人。

  “在顶级竞技舞台上取得胜利,仅仅依靠天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独门优势。比如,刘翔有优秀的跨栏技术,苏炳添有稳定的爆发力,你有什么?”

  “我一看那么多人,干站着可不行,就自己编了几个动作跳到结束,没想到拿了一等奖”。

  在顶级的赛事中,当技巧和能力相当的时候,“人来疯”的自信就是获胜的关键。

  据说,那一个开场动作,是吴艳妮在跟自己已经离去的外公“对话”,她希望带着外公的祝福参加比赛。

  还有那个“拽拽”的表情,难道我们期待中的运动员,不就应该是有着强大的自信吗!

  有很多观念,因为积压了太久,以至于当有人打破时,这个打破旧有思维的人反而成了罪过。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