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开建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广州3月25日电 (记者叶青)古有扁鹊通过望闻问切诊断人体疾病,今可通过解码细胞谱系预测疾病和筛药验药。25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

    科技日报广州3月25日电 (记者叶青)古有扁鹊通过望闻问切诊断人体疾病,今可通过解码细胞谱系预测疾病和筛药验药。25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

    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牵头建设,将绘制人类生命中的细胞动态演化图谱,打造数字细胞AI大模型,构建数字生理人,创新生物医疗检测新范式,开辟生物医药研发新赛道,在试剂、仪器、软件和数据等方面产出一批创新型科技成果和产品。

    人体约由40万亿细胞组成。细胞谱系是指细胞变化的轨迹,包括从受精卵开始所历经的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全生命周期动态演化过程。打造细胞谱系设施,正是要通过解析细胞谱系,绘制人类谱系单细胞精度“航海图”。

    细胞谱系设施规划建设周期4.5年,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该设施将以样品保活存储、空间多组学、先进成像等创新技术和装置研发为核心,集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建出涵盖发育、疾病、衰老三大维度的数字化细胞谱系。”广州健康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细胞谱系设施总指挥孙飞表示。

    该设施将建设绘制细胞谱系的自动化工程产线,包含样本预处理、样品存储、多尺度成像分析等工艺流程,标准化采集影像组、空间组、转录组等多种模态数据,建成数字孪生索引的细胞谱系资源库。

    当前,全球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26亿美元,但临床成功率不足10%,其原因在于药物研发过程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不能模拟人类生命系统反应。细胞谱系设施将构建高精度单细胞级别数字生理人大模型,通过回溯、模拟、预测疾病细胞谱系演化,不仅可以精准定位病变驱动关键靶点,还可以用数字人体测毒试药,助力突破药物研发瓶颈。

    “未来,设施有望用患者细胞信息打造一个‘数字患者’,预演不同治疗手段在数字患者体内治疗效果,实现治疗手段的‘量体裁衣’。”广州健康院研究员、细胞谱系设施副总指挥兼总工艺师陈捷凯介绍,该设施将强化AI与数据资源整合,打造创新模型,并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据悉,该设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命科学领域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体系,也是广州市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设施建成后,将全方位支撑生命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研究机构、高校、药企和医院,助力新型颠覆性医疗技术的诞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