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一天一个第一”!圈速“超越”保时捷,雷军:非常激动!

内容摘要定价超80万元的SU7 Ultra正以“一天一个第一”的速度刷新各赛车场量产四门车速度纪录。2月14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微博表示:“在上海国际赛车场,SU7 Ultra 圈速超过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定价超80万元的SU7 Ultra正以“一天一个第一”的速度刷新各赛车场量产四门车速度纪录。

2月14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微博表示:“在上海国际赛车场,SU7 Ultra 圈速超过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成为了上赛最速量产车。这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消息。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超越了保时捷,在我心里,保时捷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车,保时捷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同一天,保时捷官方微博回应称:“恭喜汽车新圈速。此刻,点赞中国制造,也致敬所有心怀梦想的挑战者和探索者。‘生于赛道,驰于公路’是保时捷不变的信条。自356诞生的七十余年来,每次向技术极限的挑战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在下一个‘赛道’再见!”在保时捷发布回应后,“保时捷格局”登上微博热搜第二名。

汽车接连刷新圈速榜

本次SU7 Ultra挑战的是上海国际赛车场(以下简称“上赛”),以2分9秒944的圈速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雷军表示,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官方认证圈速纪录,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更是新传奇的开始。

“‘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这就是SU7 Ultra的目标。从一开始,汽车团队就渴望做一台在设计豪华、科技豪华、运动豪华方面,都做到极高水准的开创之作。”雷军称。

什么是豪华?雷军认为,“豪华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强大且优雅。是每个时代中,时代精神的先进旗帜,是充满自信,开创全新天地的实力与成就。”雷军认为,SU7 Ultra就是“新豪车”。2月14日当天,汽车还放出了SU7 Ultra的全新配色“太空银”的视频。

据了解,目前汽车几乎以“一天刷新一个圈速榜”的速度征服赛车场。2月13日,雷军在微博表示:“SU7 Ultra挑战珠海国际赛车场全程视频,圈速1分37秒758,成为珠海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在大直道上,时速高达284km,弯道表现更稳,精彩超绝!”

2月12日,SU7 Ultra挑战湖南株洲国际赛道,以1分41秒806的成绩成为湖南株洲国际赛车场“最速四门量产车”。2月11日,SU7 Ultra 挑战成都天府赛道,以1分26秒741的成绩成为成都天府国际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

此前在2024年度演讲中,雷军曾表示,汽车要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如何做到全球前五?雷军认为,需要在世界巅峰的赛道上和全球顶级的车企“正面对决”。

为此,SU7 Ultra曾挑战位于德国的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以下简称“纽北”)。在2024年10月29日,雷军在微博上表示,SU7 Ultra PT版以6分46秒874的圈速成绩成为了“纽北赛道史上最快四门车”。

雷军称,SU7 Ultra 量产版定位就是“可街可赛”,既能在城市通勤使用,实现合法上路,也能在原厂状态直接上赛道,拥有“纯正赛道基因”。

汽车已交付16万辆

在2月12日元宵节当天,雷军曾进行直播,在直播中透露:“汽车已经交付16万辆,覆盖全国,上海、杭州、苏州是前三名,连续四个月每月交付超两万辆。”雷军表示,目前汽车比设计产能已经提升了一倍。

2024年,汽车全年交付量超过13.5万辆,大幅超越最初定下的10万辆销量目标。2025年1月,SU7交付量超过2万辆,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雷军此前在跨年直播中定下了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表示,新的一年公司将持续扩充产能。

此前,雷军曾宣布SU7 Ultra和15 Ultra将于2025年2月底正式上市,其中SU7 Ultra预定的年销量目标为1万辆。价格方面,SU7 Ultra定价为81.49万元/辆。

超80万元的定价,背后是在高端化的发力。在元宵节直播中,雷军谈到了选择高端化的理由,是因为这条路能有更高的研发费用,也更能承载用户的期待。雷军认为,SU7就是高端化的成果。

雷军还透露,SU7 Ultra汽车的“金车标”是24K镀金。有网友评论称:“这个‘米’容易被偷。”“停在街上不会被抠走吗?”雷军笑称希望大家不要去抠标。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在SU7取得超预期成绩之后,汽车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运动风格SUV。汽车的市场关注度高,优秀的营销能力叠加过硬的产品力,预计首发SUV依然能取得不俗销量,预计汽车2025年销量为30万辆,同比增长119%。

责编:万健祎

校对:姚远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郭健东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