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从管道式开放走向平台式开放

内容摘要  上海12月19日电 (高志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真正的破局,需要从管道式开放向平台式开放转变,在制度上赋予相应一些特区完全自主的构建能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18日在“中新·申见(第五期)前沿圆桌访谈”上发表致辞时表示。上海

  上海12月19日电 (高志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真正的破局,需要从管道式开放向平台式开放转变,在制度上赋予相应一些特区完全自主的构建能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18日在“中新·申见(第五期)前沿圆桌访谈”上发表致辞时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18日在“中新·申见(第五期)前沿圆桌访谈”上发表致辞。主办方供图

  刘元春指出,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在关键项目开放上提出更高要求。全球形势不断变化,贸易冲突蔓延所涉及金融支付、金融资产审核、航运保险、中概股等方面的冲突,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上海布局“五个中心”实施的具体路径需要进行进一步思考。

  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角度来看,刘元春表示,未来,要围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真正建立制度型开放的特区,其核心的问题是使其能够自由地探索相应的管制举措。他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例,希冀其打造成真正的金融压力测试区,从而实现更大创新。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系统性工程,金融政策、实践等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金融理论同样提供重要支撑。刘元春说:“我们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很滞后。中国已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打开了一扇窗,但是这一扇窗背后需要有大量理论支撑。”(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李润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