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田间稻谷黄 致富新“稻”路

内容摘要  长治10月22日电(杨佩佩 吕凯宇)眼下,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襄缘·花海”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的百余亩水稻迎来收割期,饱满的稻穗铺满田野,轰鸣的机器驰骋在“稻浪”中,为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一台台收割机

  长治10月22日电(杨佩佩 吕凯宇)眼下,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襄缘·花海”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的百余亩水稻迎来收割期,饱满的稻穗铺满田野,轰鸣的机器驰骋在“稻浪”中,为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稻穗卷入收割机中,脱粒、碎杆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田旁,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运输车上,金黄的稻谷冒出车斗。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阵阵稻香扑鼻而来。

百余亩水稻迎来收割期。  孙曼莎 摄

  “机械收割省时、省力、更省心。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就能收完这百余亩水稻。”项目管护人员张江滨说,今年是第一年试种,按照目前收获情况来看,每亩能生产稻谷800斤至1000斤左右,产量比预期要好。

  尽管此前高温、干旱天气对水稻前期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好在依靠“幸福农法”特有的种植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水稻迎来丰产丰收。

  项目技术员乔书杰介绍,当地种植的是丝苗米,该品种的产量、品质和综合抗性非常突出。“我们运用‘幸福农法’,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代替化肥,利用生态平衡和中药疗法防治病虫害、修复土壤,生产的水稻不含农药化肥、抗生素、激素,纯绿色。”

风景如画的稻田,是百姓致富增收的“希望田”。  孙曼莎 摄

  今年以来,襄垣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变大田”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统筹管理运营村级资产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村民郭云庭这两天正忙着基地的水稻收割工作。“家里有十几亩地,自己年龄大了也没有精力耕种。现在好了,我把土地流转出去,年底收租金。平时还能在这里干点零活,挣个零花钱,日子越过越好。”

  风景如画的稻田,是百姓致富增收的“希望田”,更是夯实粮食安全的主战场。近年来,襄垣县聚焦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全产业链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来抓,打特色牌、走产业路、算经济账,全县特色农业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生活更幸福。(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张子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