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接“冬眠”

内容摘要  银川10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宁夏贺兰山东麓各葡萄酒庄陆续结束榨季,工作人员穿梭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对葡萄藤蔓进行修剪、下架、捆绑,有的已经提前进行埋藤,开始迎接“冬眠”。冬藏埋土、春季展藤,是中国

  银川10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宁夏贺兰山东麓各葡萄酒庄陆续结束榨季,工作人员穿梭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对葡萄藤蔓进行修剪、下架、捆绑,有的已经提前进行埋藤,开始迎接“冬眠”。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冬藏埋土、春季展藤,是中国北方酿酒葡萄产区一项独特的农耕措施。冬季来临之际,需对葡萄藤进行修剪并用土压埋,帮助葡萄藤顺利度过严冬。春季到来时,则将葡萄藤从土壤中重新挖出来,上架、绑扎,开始新一轮的生产。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冬季干旱、多风,地面最低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为避免低温冻伤葡萄藤,该产区是世界上少数冬季需要埋土的产区之一。每年自10月下旬开始,埋土作业将会陆续开始,持续至11月中旬左右。埋土前,必不可少的则是剪枝工作。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剪枝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冬剪”。“‘冬剪’不等于冬天剪,而是在酿酒葡萄成熟后,完成采摘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葡萄树进行修剪,为埋土越冬做准备。”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冬剪”时,只保留葡萄藤靠近主蔓基部的两个芽眼,作为来年新生命的希望。适当剪枝可调节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平衡,使植株生长健壮,延长结果年限和葡萄树的寿命,确保葡萄的持续稳产、优质。因此,“冬剪”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来年葡萄的正常生长与挂果。

  每年“冬剪”时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各酒庄用工量也大幅增多,为节省人力成本,酿酒葡萄地里也随处可见智慧农业的身影。在以前,修剪后散落在种植行间的葡萄枝条的清理十分费时费工,如今,移动式枝条还田机等新型设备的应用,使枝条粉碎后直接还田,不仅省了搬运,还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

  今年,在位于青铜峡市的甘城子产区,许多酒庄还开始尝试酿酒葡萄“挂枝越冬”实验,有的酒庄选择让葡萄藤挂枝,待来年3月初用工不紧张时再抽条。这样的方式,不仅防风固沙,让冬天的葡萄地不再一片荒凉的同时,也让葡萄园形成小气候,提高葡萄园地表温度,取下来的枝条来年还可以秸秆还田,实现葡萄枝条循环利用和葡萄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悉,“冬剪”结束后,各酒庄还将再次进行系统滴灌和消毒,为葡萄树送上今年的最后一次“肥料”。随后,漫长的埋土作业将拉开序幕。(完) 【编辑:刘阳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