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牛羊产业探新“赛道”

内容摘要  兰州10月16日电 (冯志军 艾庆龙)在“无牛羊不成家”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牛羊养殖是祖辈传承的生产“标配”。但受困于小打小闹的单户散养和牛羊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制约,收益止步不前的养殖户常调侃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如何让辛苦培

  兰州10月16日电 (冯志军 艾庆龙)在“无牛羊不成家”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牛羊养殖是祖辈传承的生产“标配”。但受困于小打小闹的单户散养和牛羊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制约,收益止步不前的养殖户常调侃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如何让辛苦培育出来的牛羊实现增值,全产业发展呼之欲出。

  基于文旅资源、牛羊养殖、特色美食等优势,临夏州招商局今年大力推进牛羊全产业、文化旅游、皮革毛纺、食品产业等10个重点产业链招商,推动临夏优势特色产业从点到链、由链及群发展,以期通过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提高牛羊产业附加值,实现“让牛羊身价倍增”。

  临夏州招商局副局长马忠林近日接受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临夏招引国内食品龙头企业入驻临夏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园,实现了“河州味道”民族特色食品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引进清真胶原蛋白肠衣生产、低温萃取植物油技术提升改造等产业链企业和项目,致力打造国际化清真食材供应链平台。

2023年11月,临夏州临夏市一家养殖企业和产品。(资料图)艾庆龙 摄

  马忠林说,临夏农副产品加工、皮革纺织亦逐步成型。皮革毛纺产业被列入甘肃省八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了皮革制品生产线、明胶自动化生产线和血清蛋白、血红素等一批投资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链项目。

  临夏州牛羊种质资源丰富,饲草种植面积大,草料资源丰富,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的农副产品能够保障牛羊产业发展饲草需求。近年来,当地牛羊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23年全州牛羊养殖量创历史新高:牛规模养殖场达538家、规模养殖户14938户;羊规模养殖场696家、规模养殖户43539户。

  “我们举全州之力大抓牛羊全产业链,积极开辟牛心包、骨艺等产业新赛道,牛羊产业已成为全州企业数量最多、链条最完备、特色最鲜明的主导产业。”马忠林表示,临夏扩大州级产业引导基金跟投范围,指导支持县市和园区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基金,依法合规以股权投资形式参与招商项目。

图为临夏州康乐县竹子沟天然牧场。(资料图)康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依托牛羊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加快打造牛羊全产业链,临夏州近年持续探索转型发展。如:临夏州广河县一牧业公司与大流量抖音博主“敦煌老马”合作,羊头价格比以往翻了4倍多,单月售出2万余单;广河县齐家骨雕工作室将牛羊的头骨经过手工精雕细琢,制作成兔子、算盘、元宝等精工艺品,引游人爱不释手。

  今年5月,临夏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园开园运营,其产品涵盖牛羊肉精分割系列、调理类系列、肠类系列、丸类系列、面点系列等百余个品种,年设计产能9万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并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

7月4日,位于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的甘肃临丰骨艺科技文化公司展厅内,游人展示骨雕生活用品耳勺。李亚龙 摄

  随着临夏逐步补齐牛羊产业加工链条,不仅牛羊肉、牛羊头、牛羊蹄等可以加工制作食品,牛羊血、牛羊骨也可制作成高端饲料,还对养殖粪便开展资源化利用,加工成有机肥料。这种环环相扣的综合利用,让畜禽产品总体价值提升两倍以上。

  据统计,截至目前,临夏州美食产业链中食品加工企业达181家、美食供应链企业42家、牛羊肉加工企业23家。随着休闲食品、食用明胶等新兴产业落地,该州规模以上牛羊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年产值,在全州工业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刘阳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